返回文章内容

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光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411光学
二、参考书目:《工程光学》,天津大学郁道银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三、光学试卷满分150分,其中几何光学与成像理论100分,物理光学50分
四、考生应熟练掌握的内容:
1、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与成像理论;
2、理想光学系统的光学参数与成像特性;
3、光学系统的光路计算和象差基本理论;
4、典型光学系统的成像特性和设计要求;
5、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
6、光的干涉;
7、光的衍射。
五、重点考察考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灵活运用主要公式解题的能力。
力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412力学
二、适用专业:精密机械与仪器、空间天文仪器与技术
三、参考书目:
1.理论力学(Ⅰ、Ⅱ册),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材料力学(Ⅰ、Ⅱ册),孙训方、方孝淑、关来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考试内容要求:
 
静力学
1.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静力学基本概念与公理,约束与约束反力,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2.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力的分解与合成,合力投影定理,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和解析法。平面力偶理论,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3.平面任意力系:力的平移定理。平面力系的简化,主矢与主矩。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条件与应用,物系的平衡,静定和静不定概念。
4.空间力系:空间力系的简化,空间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应用,重心,平行力系。力系的主矢和主矩。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单个物体的平衡问题。物体的重心。
5.摩擦:滑动摩擦,带摩擦的平衡问题,摩擦与自锁现象,滚动摩阻的概念。
 
运动学
1.点的运动学:点运动的矢量法、直角坐标法和弧坐标法。点的运动方程,点的轨迹、速度和加速度的求解。
2.刚体的简单运动:刚体平动和定轴转动的特征。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及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加速度的矢量表示法和求解。
3.点的合成运动:绝对运动,相对运动和牵连运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牵连运动为平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及其应用。
4.刚体的平面运动:刚体平面运动的基本概念,平面运动的分解,求平面图形内各点速度的基点法,求平面图形内各点速度和加速度的瞬心法,速度投影定理及其应用。常见平面机构速度和加速度的分析。
 
动力学
1.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简单情况下的两类动力学问题求解。
2.动量定理:动量和冲量计算。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和相应的守恒定理及其应用。
3.动量矩定理:动量矩的计算。对固定点和对质心的动量矩定理,正确选择和应用其解决质点系的动力学问题。
4.动能定理:动能、功和势能的计算。掌握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正确选择和应用这些定理求解质点和质点系的动力学问题。综合运用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和动能定理求解质点系的动力学问题。
5.达朗贝尔原理(动静法):掌握惯性力的计算方法,熟悉刚体平动、对称刚体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时惯性力系的简化结果。熟练掌握达朗伯原理(动静法)的应用。定轴转动刚体动反力和清楚了解定轴转动刚体动反力的概念和消除动反力的条件。惯性积和惯性主轴的概念,会判定刚体的惯性主轴。
6.虚位移原理:熟悉自由度、广义坐标、广义力和理想约束的概念,掌握虚位移原理的应用。
 
材料力学
1.拉伸、压缩、剪切:拉压变形的内力、应力概念及计算;材料拉压变形的力学特性,线弹性虎克定律;剪应力和剪应变的概念,剪切实用计算,剪应力互等定理,剪切虎克定律;许用应力和许可载荷,安全系数,强度计算及相关概念;结构变形分析,拉压静不定问题。
2.扭转:圆轴扭转的剪切变形和剪应力,纯剪切概念,扭转构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3.弯曲内力和弯曲应力:梁的约束与支承; 载荷与内力的微分关系,剪力图与弯矩图;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弯曲正应力和弯曲剪应力强度计算。
4.梁的变形:梁弯曲变形的微分方程,计算梁变形的积分法,叠加法。
5.应力应变分析:应力状态的概念,平面应力分析的解析法与图解法,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平面与空间问题的广义虎克定律,三向应力状态的基本概念;四个常用的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偏心拉压,斜弯曲,弯扭组合)。
6.压杆稳定:稳定的概念,两端铰支压杆的稳定性,细长比,临界载荷和临界应力,其它支承形式压杆的稳定问题,当量长度.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中柔度杆的稳定问题,临界应力总图.稳定性计算(安全系数法,折减系数法)
7.交变应力:交变应力的种类,循环特征,材料疲劳的持久极限,构件的疲劳强度。
 
计算机程序与设计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511计算机程序与设计
二、参考书目:《C程序设计》第二版,谭浩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三、考试内容:要求熟练掌握该书15章的内容,特别是第2章到第13章的内容。
 
第2章(算法):算法的不同表达形式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第3章(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C的数据类型常量(常量和符号常量)和变量 - 整型数据(整型常量和整型变量)- 实型数据(实型常量和实型变量)- 字符型数据(字符常量和字符变量,字符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形式及其使用方法。字符串常量)- 变量赋初值 - 各类数值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 - 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 - 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 - 逗号运算符和逗号表达式
 
第4章(顺序程序设计):C语句概述 - 数据输入输出的概念 字符数据的输入输出(putchar函数和getchar函数)- 格式输入与输出 - (printf函数和scanf函数)-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举例
 
第5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 - 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 if语句(三种形式、嵌套和条件运算符)- switch语句 - 选择结构程序举例
 
第6章(循环控制):goto语句以及用goto语句构成循环 - while语句 - do-while语句 - for语句 - 循环的嵌套 - 几种循环的比较 - 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 - 循环语句程序举例
 
第7章(数组):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定义、引用、初始化及程序举例)- 二维数组的定义和使用(定义、引用、初始化及程序举例)- 字符数组(定义、引用及初始化,字符串和字符串结束标志,字符数组的输入输出,字符串处理函数,字符数组应用举例)
 
第8章(函数):函数定义的一般形式 - 函数参数和函数的值(形式参数和实际参数,函数的返回值)- 函数的调用(函数调用的一般形式,函数调用的方式,对被调用函数的声明和函数原型)- 函数的嵌套调用 函数的递归调用)- 数组作为函数参数 - 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变量的存储类别(动态存储方式和静态存储方式,auto变量,用static声明局部变量,register变量,用extern声明外部变量,用static声明外部变量,变量的声明和定义)- 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 如何运行多文件的程序
 
第9章(预处理命令):宏定义(不带参数的宏定义,带参数的宏定义)- 文件包含处理 - 条件编译
 
第10章(指针):地址和指针的概念 - 变量的指针和指向变量的指针变量(指针变量的定义和引用,指针变量作为函数的参数)- 数组的指针和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指向数组元素的指针,通过指针引用数组元素,数组名作为函数的参数,指向多维数组的指针和指针变量)- 字符串的指针和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字符串的表示形式,字符串指针作为函数参数,字符指针变量与字符数组)- 函数的指针和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用函数指针变量调用函数,用指向函数的指针作函数参数,返回指针值的函数) - 指针数组和指向指针的指针(指针数组的概念,指向指针的指针,指针数组作main函数的形参)- 有关指针的数据类型和指针运算的小结
 
第11章(结构体与共用体):定义结构体类型变量的方法 - 结构体变量的引用 - 结构体变量的初始化 - 结构体数组(定义、初始化和应用举例)- 指向结构体类型数据的指针(指向结构体变量的指针,指向结构体数组的指针,用结构体变量和指向结构体的指针作函数参数)- 用指针处理链表(简单链表,处理动态链表所需要的函数,建立动态链表,输出链表,对链表的删除操作,对链表的插入操作,对链表的综合操作)- 共用体(概念、引用方式及共用体类型数据的特点)- 枚举类型 - 用typedef定义类型
 
第12章(位运算):位运算符和位运算 位运算举例 位段
 
第13章(文件): C文件概述 - 文件类型指针 - 文件的打开与关闭(fopen函数和fclose函数)- 文件的读写(fputc函数和fgetc函数,fread和fwrite 函数,fprintf函数和fscanf函数,其它读写函数)- 文件的定位(rewind函数,fseek函数和随机读写,ftell函数)- 出错的检测(ferror函数,clearerr函数) 文件输入输出小结

三、考试方式
1、选择题:A)、B)、C)、D) 四个选项中选出唯一正确的答案。
 
2、填空题:根据上下文填入合适的内容。
 
3、编程错误改正题:找出程序中的错误并改正之。
 
4、简答题:
 
5、编程题
 
自动控制理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413自动控制理论
二、参考书目:《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胡寿松主编,科学出版社
三、考试范围:
(一)熟悉自动控制原理中基础知识的概念、定义、公式;能运用这些基本的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正确的解题。
(二)重点掌握自动控制原理中的第一章―第七章的以下内容:
1、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控制方式、系统的分类和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2、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复域数学模型、结构图与信号流图以及数学模型的实验测定法。
3、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对一阶、二阶和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和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的计算。
4、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广义根轨迹和系统性能的分析。
5、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频率特性,开环系统的典型环节分解和开环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频率域稳定判据,稳定裕度和闭环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
6、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串联校正、反馈校正以及复合校正的方法。
7、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
(三)一般掌握第八章―第十章的内容: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和动态系统的最优控制方法等知识。
 
 
机械设计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414机械设计
参考书目:《机械原理》第七版,郑文纬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试范围:
要求考生以高等学校的机械原理教科书为基础,掌握基本原理,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设计思维和设计创新能力。
要求熟练掌握:
1、第一章中的有关运动副、约束和自由度概念;
2、第二章中的瞬心和相对运动概念;
3、第三章中的四杆机构的分析法;
4、第五章中的渐开线齿轮基本理论及设计计算,蜗轮蜗杆计算;
5、第六章中的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及复合轮系传动比计算;
6、第九章中的机构中摩擦力的确定及考虑摩擦力的机构力分析;
7、第十章中的刚性转子的静平衡、动平衡原理及计算。
8、第十一章中机械中的机械效率计算及自锁概念;
其它:要求能结合大学所学其它课程掌握精密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并有思维创新能力。